百癜风 http://m.39.net/pf/a_5112510.html
作品欣赏
第期
??外婆的红烧肉
张旭
去年清明是个雨天,淅沥沥的春雨仿佛把清明所有的色彩和线条都洗刷成忧伤的灰冷色调,祭扫的人群踏着湿漉漉的回忆,一路寄托着对亲人的思念。我和母亲、姨姨3人起了个大早,忙碌着准备好祭奠用品,去给外公外婆扫墓。来到公墓,我们打扫好卫生,摆好祭奠品,母亲就点起3柱青香,燃起几叠纸钱,和外公外婆念叨起家中每个人的近况,火盆里的火越烧越旺,随风跳跃闪烁,仿佛外公外婆正应承着母亲的话,告诉母亲,他们一切都好。我怔怔的望着火盆发呆,想起小时候寒冷的冬天里,外婆为我们燃起的火盆。那时,一家人围坐在火盆边烤火取暖,有说有笑,外婆还会在火盆里放上几个地瓜,那就是我们3个孩子 的甜点。?记得小时候我们3个孩子 吃外婆煮的红烧肉。外婆健在时,每逢周末,全家人都会到外婆家看望外公外婆。周末一早外婆就会去菜市场购买我们爱吃的菜,忙活为全家人张罗一桌子饭菜。我爱缠着外婆,和她一起逛菜市场,牵着外婆的手一蹦一跳的走,她的手特别小,还是孩童的我就能轻易的和她十指相扣。外婆笑的合不拢嘴,笨拙的追赶我的脚步,“囡囡,小心,慢点走、慢点走。”?每次,外婆都会挑选一块上好的五花肉,她说五花肉要挑选肥瘦适当、层层肥瘦相间的才好吃。将五花肉切成均匀的小块,放上调料,在锅里炒出糖色,再烧起一小炉碳火慢慢煨上 个小时。小炉烧得通红,发出木炭炸裂“哔哔吧吧”的声响,小锅“咕嘟咕嘟”,整个厨房都弥漫着肉香,我和表姐、表妹馋得在厨房里围着外婆转,都想要提前偷吃一块香喷喷的红烧肉。?外婆煮的红烧肉颜色透亮、软糯咸香、肥而不腻,光用肉汤拌饭,我就能吃下一大碗米饭。但在我儿时的印象中,外婆却不爱吃红烧肉,每次张罗了一桌子的饭菜后,她也不上桌,搬一把小凳子,端着个饭碗,夹一点菜坐在一旁笑看着我们把一碗红烧肉吃完。?外婆是个典型的家庭妇女,一米三几的个子,矮矮胖胖,留着花白的齐耳短发,没读过书,不识字,在县灯泡厂退休后,就当起了家庭妇女。她每天 娱乐就是和邻居坐在门口拉拉家常或者在电视上的戏曲频道听听戏。有时还唱上两句她 的《杨门女将》,“自杨家火塘寨把大宋归顺,为江山称得起忠烈一门。恨辽邦打战表兴兵犯境,杨家将请长缨慷恺出征。”?外婆总是很忙碌,她很爱干净,把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不会说什么大道理,给予我们更多的是生活上的关心,乐此不疲的照顾着全家人。她记得全家人的口味,包揽全家所有的家务,见到谁都是笑嘻嘻的,一点脾气也没有,几乎没和谁红过脸。我 一次见她和邻居红脸,是一个暑假的下午,我和小伙伴在外婆家门口玩。邻居有个得老年痴呆的王大爷一犯病就到处说有人偷他家的东西,那天他看见我们几个孩子在门口玩耍,非要说我们偷采门口的菜,在外婆家门口大吵大闹。外婆闻声出来劝说,可王大爷根本不听,拉着我举起手作势要打我。外婆一手拉回我,一手拿起门口晾衣服的竹竿挡在我们几个孩子和王大爷的面前,大声呵斥王大爷,不要撒泼耍横,一米三几的外婆迎着烈日,将我们几个孩子护在身后,可我分明看见外婆握着竹竿的手还在颤抖。王大爷碍于外婆的气势,这才骂骂咧咧转身离开。?小时候,外婆特别疼爱我,有什么好吃的总是攒起来,留给我吃,我也和她特别亲,总喜欢黏着她。小时候,新鲜上市的草莓可以算的上是“ 品”,平日里母亲都不舍得买,外婆知道我爱吃草莓,每当草莓一上市,她总是会买上一些,送到我家给我吃。外婆肚子特别大,走路十分不方便,从她家到我家不到10分钟的路程,她颤颤巍巍要走上20多分钟,却没喊过一声累。当时,外婆一个月只有多元的退休工资,还常常塞给我10元、20元的零花钱,一边塞给我一边还满含歉意的说,“外婆没什么钱,你不要嫌少。”我工作后拿到 份工资,我 时间拿出元交给外婆,告诉她,这是我给她的“零花钱”,外婆开心的像个孩子,却还不停的推辞,“不用,不用,我哪能要你这小孩子的钱!” 在我的坚持下,外婆才勉强收下。?后来,外婆被查出尿毒症晚期。很早以前外婆就常常腰疼,晚上被疼醒,但她总是自己忍着,不想麻烦子女,等查出来的时候已经非常严重了。家人带着外婆四处求医,定期透析。一生坚强、隐忍的外婆,生病后变得像个孩子,常常将透析后乌青的手臂拿给我们看,撒娇说疼,不愿意再透析治疗。我们3个孩子就常常给外婆热敷手臂,哄着她好好做透析。母亲和姨姨们也变着花样给外婆做好吃的,希望她有更多的力气与病痛抗争。就这样拖着病痛熬了2年,外婆还是永远的离开了我们。?外婆离世那天,一大早我就有不好的预感,也许就是祖孙之间的心灵感应。得知外婆离世的消息后,远在福州的我,直奔车站,买好车票往家赶。一路上,双眼模糊,不停地回忆与外婆相处的点点滴滴,夏日午后外婆切开的西瓜,外婆手中为我扇风的蒲扇,外婆亲手为我缝制的被套,外婆摇摇晃晃走路的背影......?直到我站在外婆的灵位前,我都不愿相信疼爱我的外婆永远离开了我们,外婆安详的躺着,脸色红润,就仿佛睡着了一样。出殡那天,有很多邻居前来悼念,隔壁家的孩子跪在外婆灵位前嚎啕大哭,我奇怪的问母亲,这是谁家的孩子。母亲怔怔的看着外婆的灵位,喃喃念叨道,“你外婆疼爱孩子,你们长大了,外出读书工作,回来的时间少了,她就常常帮邻居照看孩子,他们也总爱来家里玩,外婆退休工资没多少,但家里总是备着零食给孩子们吃,他们和你外婆可亲着呢,大家都舍不得她呀!”母亲这些话似在回答我,又似说给自己听......?转眼,外婆离开我们12年了,外婆的一生勤劳、低调、节俭、平凡,却在我的成长中给了我 的爱,教会我给予和付出。外婆走后,每当吃到红烧肉,我就会想起她,但却再也没吃到过外婆红烧肉的味道。有一次我学着外婆烧肉方法烧了一锅红烧肉,母亲吃完说,“囡囡,这红烧肉有外婆的味道。”?作者张旭,女,光泽县人,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省青年摄影家协会会员、市作协会员,供职于光泽县杭川镇。年涉足文艺创作,在《中国邮政》《福建邮政》《福建史志》《闽北日报》《东南网》《乌君山》等报刊发表作品20余篇。
??制作:刘幽山责编:陈崇勇审核:邱贵平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