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翟传海
臭鳜鱼初识徽菜,是年,黄山风景区有起杀人案,我负责侦办工作,前前后后在徽州呆了一年多,走遍歙县、太平、岩寺、休宁的大小村落,餐馆、小店、食堂,走哪吃哪,对徽菜有了全面、系统、深入的体验和认识。
徽菜主要指皖南菜,皖南风味又以徽州地方菜肴为代表,它是徽菜的主流和渊源。徽菜以安徽特产为主要原料,在采用民间传统烹调技法的基础上,吸收其它菜系技艺之长而烹制的以咸鲜味为主的地方菜肴,主要菜品有:臭鳜鱼、毛豆腐、石耳炖石鸡、红烧肉、火腿蒸豆腐、土鸡汤、一品锅……
徽菜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是全国著名的八大菜系之一。其主要风味特点以咸鲜为主,突出本味,讲究火功,注重食补。在烹调方法上以烧、炖、焖、蒸、熏等技艺为主。主要菜式有宴席大菜、五簋八碟十大碗、九碗六、八碗十二盘、六大盆、大众和菜等。
毛豆腐徽菜起源于南宋时期的古徽州,原是徽州山区的地方风味,在漫长的岁月里,经过历代徽商与名厨的辛勤创造、兼收并蓄。传说有一个盐商,从长江购得一条大鳜鱼,放入船舱内,准备带回徽州孝敬父母,为防腐烂,用盐将鱼腌埋。几天后回到家中,发觉鱼有臭味,又舍不得扔掉,于是让厨师加佐料烧制,奇香无比,肉质鲜红、弹牙,惊为世间美味!
毛豆腐也是在温湿环境下豆腐发酵而成,这些发酵的食物富含谷氨酸,味美且易于消化吸收,对人体十分有益。解放以后,安徽省内名厨的交流切磋、继承发展,徽菜已逐渐从徽州地区的山乡风味脱颖而出,如今已集中了安徽各地的风味特色、名馔佳肴,逐步形成了一个雅俗共赏、南北咸宜、独具一格、自成一体的著名莱系。后来渐渐流传到江苏、浙江、福建、上海、湖北等地,甚至影响到大西北的古都西安,以及北京,在中国菜系中独树一帜,与川菜、鲁菜、粤菜、苏菜、浙菜、闽菜、湘菜并列中国八大菜系。
胡适一品锅随着徽商的兴起,徽菜风靡一时,江浙沪一带,徽菜馆比比皆是。大户徽商自带厨子、原料,远离故土也能做出一桌原汁原味的徽菜盛宴。于是带动了徽厨的传承,对食物的供应链经济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民国时期,胡适等著名徽州学者把徽菜带到了北京,时常在家中大宴宾朋,“胡氏一品锅”是最受欢迎的主菜。一品锅的做法是:干豆角、香菇、笋干等干菜铺底,上层是蛋饺、鸡块、排骨、五花肉等荤菜,炭火加热,一层一层的吃起,干菜吸收了浓厚的肉汁,香味浓郁,满口盈香!梁实秋先生是家里的常客,推杯问盏,开怀畅饮,每每有美文佳作!徽厨在沿海地区也开始接纳当地食材,名贵干货出现在徽商的餐桌之上,孝顺的商人把这些稀罕物件带回家乡,孝敬父母长辈。时至今日,有些大户人家的房梁上依然挂着百年前的鱼翅、鱼肚、干鲍。
年9月,术后去徽州疗养,去时没联系朋友,在新安江边的一个民宿悄悄住了下来,细细品味美食,慢慢欣赏时光。有天傍晚散步,老远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便是老友老方。看到我十分的惊讶:“啥时候来的?也不通知一声!”接下来就是各种馆子换着吃,从市区吃到乡镇、农庄,每餐不重样。菜品从原来的老三样,变的十分的丰富,新品层出,很多是创新菜,也有了融合菜的影子。在歙县吃到了最正宗味美的臭鳜鱼,腌制、烧制极其讲究,肉弹汁浓,唇齿留香;这家的铁板臭豆腐也是一绝,比毛豆腐更嫩、更鲜,店老板是在豆腐发酵的过程中边尝边试,有十足把握才拿出的一道菜,不是每天都有,运气好了碰上了,是最有口福之人。
经济社会的发展,决定着餐饮文化的兴盛,徽菜曾经走过辉煌的历史,为近代中国的经济繁荣做出过重要贡献!随着长三角一体化的融合推进,徽菜必将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重新架起安徽与沿海地区、与重要经济体的桥梁,加强交流互动,共同创新发展,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