贬谪流放,热爱生活,创造100道美食的苏

辽宁白癜风医院 https://m.39.net/pf/a_5824577.html
年,我因公出差乌镇,一朋友请我正宗东坡肉,古色古香的小店干干净净,每个菜肴都是小而精致,特别是东坡肉,只有六块,颜色很好看,看起来来很肥,但是入口不腻,满口留香,是我吃过的最美味的肉。朋友解释说,这家店在他小时候就在,至少已经四十多年了,小时候每次到了逢年过节,当校长的父亲就会带着全家来这里美美地吃一顿,这家店的东坡肉就是他一生的舌尖上的美食。最近我在读林语堂先生写的《苏轼传》,写得确实很美,从字里行间也能体会到林语堂先生对苏轼的敬仰和热爱。他把乐天派的苏轼的写的很接地气也很传统,才华横溢又与普通人无异。我所感兴趣的是苏东坡对美食的追求。苏东坡创造的每一种美食都是与他的贬谪流放有关,比如说因为“乌诗台案”,几乎要了他的命,但是被贬谪黄州后,虽然还是官身,但是没有俸禄薪水,只能领一份微薄的实物配给,生活不能自给,一般人可能怨天尤人,不可自已,但是苏东坡却发现城东有一片荒地可以开垦,就开荒种地种菜,享受着自给自足的生活。杭州特产知味观东坡肉g真空小吃熟食红烧肉卤肉即食肉美食淘宝¥62.37¥72.37购买已下架其实他的“农场”还是很大的,有十亩地,我种过棉花,十亩地的棉花能收五吨!现在看起来很诗意,“农场”在山坡上,自己住的房子在山顶上,有三间,他在这里筑水坝养鱼,从邻居家移栽树苗,从老家托人带来菜种种菜……我想他每日劳作完,一壶茶一杯酒坐在雪亭里俯瞰自己的劳作,心情肯定很不错。他在自己的“农场”里种麦子,“一个好心肠的农人指导他说,麦苗初生,不能任其生长,若打算丰收,必须让初生的麦苗由牛羊吃去,等冬尽春来时,再生出的麦苗才能茂盛”,我想这就是冬小麦了,我和东坡有同感,我种棉花时,也是向当地人请教,但是中了一年以后,我发现当地农民为了让棉花高产,就多施肥,但是在五月到六月这一段时间为了蹲苗(棉花耐旱)少浇水,我就反其道而行之,因为是滴灌,属于精准施肥,所以我用的化肥是当地人的一半,而在五月至七月抗水的这一段时间中间我浇一次水,结果我的棉花比当地人的长得还要好。在黄州种地的岁月,苏轼不但获得了“东坡居士”千古美名,而且还创造了“东坡肉”、“东坡羹”和“东坡豆腐”,让最普通的食材充满智慧的化身。对于苏东坡先生,显然是一个对生活的极其热爱之人,可能写完诗、画完画,就开始琢磨怎么吃,而且每每能够创造出新品,极富想象力和创造性,就拿东坡肉来说,那时的猪肉“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可是他就可以把猪肉做得十分美味,其实做法极其简单,就是把猪肉放入锅中,用很少的水把煮开之后,再用文火炖上数小时,再放点酱油即可。就是这样的方法,成就了一道千古名菜。再说东坡汤,其实就是一道青菜汤,做法却是独特,两层锅,我的理解是节省燃料和时间,就是上层放米,下层放上白菜、萝卜、油菜根、荠菜和姜,汤里再少加点儿米,然后一起蒸,米和汤同时熟,米饭需要时间长,菜熟的时间短,米熟的时候菜已经煮的很烂,几种蔬菜在一起,在加上生姜提鲜,味道很是不错,我多次尝试,不用的蔬菜不同的味道,但都是很美味的。苏东坡的诗词读得多了,突然发现,爱好美食、喜欢做美食的苏东坡其实是一个很节俭的人,他自己吃饭,还给自己定了一个规矩:平时吃饭,一杯清酒,一个肉菜;请人吃饭不超过三个肉菜,甚至可以酌情减菜;别人请他吃饭也不能超过三个肉菜,否则不赴宴。在我看来其实也是很丰富的,因为几千年来的历史基本上就是一个为”胃“奔波的历史,但是苏东坡在当时的社会阶层中属于至少属于中上等的收入者,这样的标准还是算节俭的。苏东坡节俭自己也做了解释:“一曰安分以养福,二曰宽胃以养气,三曰省费以养财”,真是大文豪式的浪漫主义者,就连吃也上升到这么高的境界!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gyijk.com/afhpz/7536.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0029241号-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