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肉是我们餐桌上最常见的肉类食物,炒煮蒸炖它样样都行。特别是遇到了我们“民以食为天”的国人们,掌握了整只猪不同部位的不同肉质,以及对应最适合的不同食法,最大程度地发挥猪肉的口感,所以我们同胞对不同部位猪肉采取不同的吃法,安排的明明白白,一点都不浪费。
猪的头部颈部,也就是猪头肉,东北人总是把猪头烀一下或者熏一下,之后做猪头肉拍*瓜,吃起来倍爽口,一点都不会觉得油腻。有的时候也直接烀熟了,然后蘸着蒜酱吃。猪头肉是男人们在喝酒时候的下酒菜,遇到猪头肉简直就是走不动路,必吃不可。还有猪耳朵,大家总是煮熟了,切成丝,浇上麻油等调料,脆脆的凉拌猪耳朵,小孩子也都喜欢吃。还有颈肉,又称血脖、槽头肉,在前腿的前部与猪头相连处,是宰猪时的刀口部位,多有污血,肉色发红,肥瘦不分,肉质差,一般用来做馅和叉烧肉。
梅花肉也就是猪的上肩肉,因为这块总是运动多,所以瘦肉的比例较大,最主要的是不但瘦肉之间没有肥肉丝,而且肉质真的是超级嫩,所以说大家吃烤肉的时候,比较喜欢点这块肉,而在涮火锅的时候也比较爱吃,口感一点也感觉不到老,如果爆炒就更滑嫩了,稍微切厚一点都没事。
里脊肉,是脊骨下面一条与大排骨相连的瘦肉。肉中无筋,是猪肉中最嫩的一部分。水分含量多,脂肪含量低,肌肉纤维细小,炸、熘、炒、爆等烹调方法都适合。其实里脊肉比较百搭,很适合不爱吃肥肉的人们,尤其是女士和孩子,都喜欢吃里脊肉。里脊的地方都是比较瘦的肉,小里脊的地方细嫩润滑,而大里脊有点筋,所以说很适合炒菜,一般家庭用这条里脊炒肉丝比较多。因为炒菜比较百搭,尤其是小里脊,最适合炸了,像软炸里脊这道菜就是用小里脊做的,吃起来酥酥嫩嫩,美味无比。
五花肉,位于猪腹部,为肋条部位肘骨的肉,也就是大家常说的那种,肥瘦相间、皮薄的猪肉,就算是爆炒、红烧、蒸都没有问题。我们平时爱吃的回锅肉、红烧肉和东坡肉等很多菜,都是由这部分的肉烹制而成,就算是是烤肉,猪五花也是很受欢迎的,南方地带的人更爱。
还有就是猪的前腿肉和后腿肉,前腿肉也叫前槽,又称夹心肉,位于前腿上部,半肥半瘦,肉老筋多,吸收水分能力较强,适于做馅和肉丸子。后腿肉质嫩味美,也是有肥有瘦,只不过这个瘦肉都是大块的,而且肉筋比较少,很适合凉拌、卤、烧等,最著名的梅菜扣肉也是选用的猪腿肉,有肥有瘦,吃起来还不会太腻!
弹子肉位于后腿上,均为瘦肉,肉质细嫩、筋少、肌纤维短,适用于炒、煸、炸等。
猪臀尖的肉,俗称后座,元宝肉,位于臀部的上面,都是瘦肉,肉质鲜嫩,烹调时可用来代替里脊肉。这块肉与里脊肉相比,没有里脊肉嫩,因此做肉丝稍微差点,适合切肉片,然后做水煮肉等。并且这部分的肉是浅红色,肉质又比较嫩,最主要的是肥肉多瘦肉少,也有很多人都会觉得挺油腻的,尤其是在炒菜或者是炖菜的时候,油都出来了,所以最后大家吃这里的肉时,几乎都是凉拌或者是卤和腌,但是最多的时候都是做汤。
坐臀肉位于后腿上方,臀尖肉下方。全为瘦肉,但肉质较老,纤维较长,一般多在做白切肉或回锅肉时用。这块肉其实也算是猪后座的一部分,不过吃法的选择比较少。
猪肘,
就是东坡肘子的原始材料了,而且和前腿后腿肉比较相似的就是,前肘和后肘都不一样,前肘较细,蹄子向后弯,比较好辨别,而且吃的时候皮较厚、筋较多、胶质较重、瘦肉较多,但是后肘就比较粗,蹄子向前抬,肉质不是特别的好,所以一般都是带皮烹制,很适宜凉拌和炖菜!
说到猪蹄,做法更是多种多样,不管是卤,还是熏,再或者是直接烀熟,都是很好的一种吃法,而且肥而不腻,猪皮吃起来还有满满的胶原蛋白,让人越吃越香。
上面大体就是中国的吃货们对猪肉的一套吃法和做法因为我国地广人多,可能还有很多不一样的吃法,反正就是绝不会浪费猪身上的一块肉。不但猪肉,就连鸡肉、羊肉和牛肉等,我们同胞也是做法多多,享尽口福。
(图文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