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姜姜湖图丨姜姜湖总编辑丨姜姜湖
中国但凡吃猪肉的地方,都有红烧肉。
在我看来,肥瘦相间的猪肉切大块烧成酱色,都该叫红烧肉,不论它还拥有其它什么名字。
人人都爱红烧肉,皆是因为体内肉瘾大发,脂肪丰厚,肉味香浓,入口即化的大块猪肉可以光速解馋。
许多人将中国的红烧肉分为南北两派。
东三省和京鲁为代表的北派,烧出的肉汤汁会多些,甜味也少些。
东北人的红烧肉胜在大锅炖,一次几斤甚至上十斤猪肉在锅里咕嘟,比起少少几方肉的熬煮总会要香些,肉与肉之间在热腾腾的澡堂子里来回拥抱,变得更好吃不会有疑问,这一点那些过去办过客做过酒席的师傅都不会有异议。
▲东北铁锅炖肉
传统鲁菜把子肉在我眼里也算红烧肉,切的是大片五花肉,妙在软烂至极还有型,现在被称作山东肉食的“扛把子”。
▲山东把子肉
南方的红烧肉名堂多些,总体偏甜,浓郁厚重,汁水也没那么多,江浙沪爱用些绍酒,广东人好用南乳,湖南有毛氏一派不使酱油。
▲南乳红烧肉
东坡肉是江浙沪红烧肉的代表,样子最讨喜,大块腩肉四四方方,晶莹剔透红艳艳,漂亮且入味,一人吃下两方已是足够。
实际上苏轼盛赞的黄州猪肉还算不得红烧肉,看看他的猪肉颂: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诗中描述得清楚,肉确实是烧的,放没放盐不确定,但肯定不红,东坡肉成了如今这个样子,也是后人想表达敬意之余还想那块肉更有滋味些吧。
▲东坡肉
湖南的毛氏红烧肉一定只炒糖色不放酱油,这并没有什么好骄傲的,不过是伟人小时候偶然看到古法酿造酱油缸中的盛况,对此种调料永远拒绝了,只能当个人好恶,毕竟高级的氨基酸不仅仅是人类喜欢,小动物们也爱,不能怪罪发酵的黄豆,当然,国家级烹饪大师能够将少了酱香的五花肉依然操持得红亮味美,绝对值得尊敬。
▲毛氏红烧肉
至于各地烧肉时夹带着烧点土豆块子,百叶结子,豆腐泡子,只要能相互成就,都是好的。
肉烂形不散,油而不腻,肉香四溢,色泽红亮就是好红烧肉,至于放不放酱油,炒不炒糖色,用不用蒜子,甜口还是咸口,真的没有那么重要,适口者珍嘛!
在人群中说起哪里的红烧肉最好吃,立刻会出现脸红脖子粗的场景,虽然大家维护家乡时总有死蛤蟆争出尿来的架势,而一旦有人说一句:妈妈做的红烧肉最好吃!世界就立即安静了。
我最喜欢的红烧肉还真不是自己老娘做的,虽然她也常做,但从来服我娭毑,她说这么多年来,娭毑做的红烧肉和暴腌鱼,从没见过任何一个人能够超越的。
娭毑是南京人,住在化龙池的阁楼里,没什么好家具,穿得也缝缝补补,但是无论什么年景,托爷爷的福,在吃上从来未曾亏欠,她的那只红烧肉专用小砂钵真真是个无价宝,我敢说拿来煮些清水都是有肉香的。
这的确是一件神奇的事,娭毑每天中午,取一些五花肉,加些酱油,放些木耳,有好日子时放些墨鱼到那小砂钵里,将那钵搁在阴阴的煤火上煨,也没见什么花俏的操作和特殊的配方,慢慢悠悠的,只需几十分钟,化龙池一条巷子都是喷香的,在那个物质不太丰富的年代,姜太太家里每日飘出来的肉香总是可以让巷子里的邻居们抓门挠窗。
▲娭毑版墨鱼木耳红烧肉
周末去看娭毑,必定有红烧肉吃,那肉真是香啊,哪怕一小块,颅腔里立马都会被塞得满满当当,肉汁鲜甜却并不浓稠,足以让所有普通的米饭熠熠生辉,这般美味,在我记忆从来没有真正敞开的吃过一回,即便家里人去得多她也不会多做些,无非她自己少吃一点,也许是钵子只有那么大吧,倒是那只半野的猫记求她求得狠了,娭毑也会将肉嚼过分它一些。
娭毑走了很长时间了,家里人每次企图复制她做的红烧肉都难及十之三四,使出浑身解数而不得,不免让人垂头丧气,得不到也好,兴许这正是娭毑让后人思念她的方式吧。
因为思念,所以做了这段文字,因为写下了这段文字,所以馋肉了,自己买来五花肉,泡发了两只墨鱼一把木耳,仔仔细细烧了一钵,虽仍与当年娭毑做的差距甚远,但也是非常美味了,教程在视频里,望不嫌弃,照做应该不会令你失望。
一只小煤炉,一块好猪肉,两匙鲜酱油,花上半个时辰,得到一钵颤颤巍巍、热气腾腾的红烧肉,仔细想想,这一辈子,要的不就是这个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