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乳烧肉,是豆腐经过时光的沉淀,与肉在火光的温存中,共同编织的一段可以流淌在舌尖上的温馨与温柔。
豆制品中,成品后保存时间之久的当属豆腐乳了。这也是先辈们在微妙的时间变化中,理解掌握的时间解码。豆腐发霉,长出霉菌,再经过腌制,自成佳品。酱豆如此,面酱如此,腐乳也是如此。
腐乳的种类很多,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做法。根据颜色和配方,可以分为红方、白方和青方。红方即红腐乳,是最为传统的一种腐乳。其表面呈自然的红色,切面为黄白色,口感醇厚。白方即白腐乳,以桂林腐乳为代表,颇负盛名。白方豆腐乳块小,质地松软,表面橙黄透明,鲜美奇香。青方则是臭豆腐乳了,是真正的“闻着臭,吃着香”。当然,说起臭豆腐乳,就以北京百年老牌“王致和”为代表,发明人是王致和。
而小时候吃的比较多的则是红腐乳,到了重庆后,则多是麻辣为主的腐乳了。与豆腐乳有关的记忆,总是少不了大馒头和扣肉。
对于河南人而言,一个刚刚出锅,冒着热气的大馒头,充溢着麦香,最是引人食欲了。而此时,将馒头掰开,夹一块腐乳抹在两边,再来一棵新鲜的蒜苗或者是大葱加入其中, 地安逸至极。红红的腐乳,翠绿的蒜苗,白白的馒头,馒头的麦香、腐乳的咸香、蒜苗的辣香融于一体,用河南话来说,真得(dei)劲!此种香味不足为外人道也。
爷爷爱吃腐乳。
爷爷说,白面馒头夹腐乳是好吃,不过野菜窝窝配腐乳才叫好吃呢。夏天的时候,爷爷经常去田地里挖野菜,面条菜、灰灰菜、马蜂菜(马齿苋)等,有时用红薯叶,和面做菜窝窝。剥几瓣大蒜放入蒜臼,再放入一块腐乳,一起捣成腐乳蒜泥, 再滴入几滴芝麻香油。待窝窝出笼,挖一勺蒜泥放入窝窝里,自然也是得劲嘞很。
不过,爷爷说最 吃的是腐乳烧肉。
爷爷是附近几个村里小有名气的厨师。以前村子里谁家有结婚生娃的喜事都要请他过去掌勺。结束时,人家都要送一块五花肉或一条鱼作为感谢的礼物。而每一次爷爷回到家,也都意味着我们有美食可吃了。最喜欢的也是腐乳烧肉。
五花肉清洗干净,然后在锅里接上凉水放入五花肉,加入葱姜料酒,开火煮肉,期间撇去浮沫,把肉煮至九成熟,能将筷子插入即可。然后取出肉块儿晾凉。再把去除猪毛的肉切成肉片儿,码在碗中。腐乳一块,倒入糖和熬好的花椒大料水。调料混合均匀后倒入肉碗中,上锅蒸熟。爷爷做的时候,有时候会做一锅馒头,有时候蒸一锅荷叶馍,有时候会蒸一盆大米干饭。冬天的时候,还会倒一小壶酒放在灶台口,温着。慢慢地,蒸笼里冒出来馍香、米香、肉香。香气四溢,勾引着我们的味蕾。这时只见爷爷把肉碗端出来,上面盖一个盘子快速翻转过来,碗里的肉便整整齐齐地码在了盘子里。早就迫不及待地等在旁边的我,拿着筷子夹起一片放入嘴中,腐乳肉入口即化,芳香四溢,唇齿飘香。
爷爷往往只吃两块肉,剩下的多是我和堂兄们分了。一壶酒就着两块肉,也总是滋滋有味。一壶酒喝完后,爷爷总是开始给我们讲过去的岁月。讲在老爷爷和老奶奶去世后,他如何扛起这个家的。讲如何送三爷爷去当 抗美援朝的,如何让四爷爷留在天津当工人的。
或许,就着酒的并非那两块腐乳扣肉,而是被他温热的那一段时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