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是上海人,小时候每次到外婆家,总是少不了一道菜,那就是上海本帮红烧肉。每次到外婆家,外婆总是事先先准备好要来招待我的食物,然后等到我来的时候再给我做好,每次一上桌我就开始抢着吃,每次都要吃上大半盘。而外婆总是笑眯眯的看着我,一口也不吃,静静的看着我吃完。我问她为什么不吃的时候,她总是笑着对我说,她不喜欢吃。知道后来,我慢慢长大,外婆也慢慢变老,我才知道原来不是外婆不喜欢吃,原来是外婆想让我多吃一点。
后来,我慢慢了解了上海本帮菜的背景,并且学了制作这道菜。现在,我每次去外婆家都会给外婆做这道上海本帮红烧肉,肥而不腻,入口即化,还是小时候外婆做给我的菜的味道。
上海本帮菜实际上就是上海家常菜,有着很浓的历史文化底蕴!特点:浓油赤酱,口感香,酥,软,肥,浓!重油,重酱色,重甜!上海红烧肉最能体现出浓油赤酱的特色,除了酒、酱油和糖之外,完全不加其他调味料,用上海话说就是“正宗“,靠火候功夫,做出肥而不腻、酥而不烂、甜而不粘、浓而不咸的味道来。
这道菜取上好的带皮五花肉洗净,切成合适的均匀肉块。锅里放少许油,肉下锅煸炒透,加黄酒焖透后,再加红酱油、鲜酱油。烧至酱油渗入肉中,汤汁干时,加适量水,大块的冰糖,再加入几颗煮好的鸡蛋煮到汤汁快要收干时,快速用大火翻炒,至酱汁自然成芡,赤酱紧包红烧肉时,起锅装盘。
五花肉位于猪的腹部,猪腹部脂肪组织很多,其中又夹带着肌肉组织,肥瘦间隔,故称“五花肉”。这部分的瘦肉也最嫩且最多汁。上选的五花肉,以靠近前腿的腹前部分层比例最为完美,脂肪与瘦肉交织,色泽为粉红。
五花肉连皮而烹,肉皮能让汤汁变浓稠让肉光亮,让个中生发不同风味变化。五花肉一直是一些代表性中菜的最佳主角,如梅菜扣肉、南乳扣肉、东坡肉、回锅肉、鲁肉饭、瓜仔肉、粉蒸肉等等。即便小食如肉粽,少了肥美的五花肉的油脂,亦是失之千里。
猪肉中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和必需的脂肪酸,并提供血红素(有机铁)和促进铁吸收的半胱氨酸,能改善缺铁性贫血。
准备原料:一斤五花肉老抽生抽各两勺冰糖适量食盐适量料酒一勺葱花适量生姜一小块食用油适量鸡蛋三四个
1.将五花肉上的猪毛拔干净后,切成小块(可以用开水先烫一遍,再拔)
2.将葱切成小段,姜切成片状
3.将事先准备好的鸡蛋煮熟后剥皮
4.将锅中倒入适量食用油,然后加热,倒入准备好的五花肉进行煸炒,加入料酒和酱肉
5.翻炒上色后,倒入水,加入冰糖,食盐,葱花,姜片,开大火,撇去浮沫
6.调成小火炖,炖的时间稍微久一点,这样出锅的红烧肉才能软糯酥香
7.蹲到一半的时候,放入鸡蛋,然后继续盖上盖子小火慢炖收汁,中途要翻动几次肉
8.调成大火,一边翻炒一边收汁,可以稍微留一点汁,但是不要太多,捞出炖烂的葱花和姜片即可出锅。
每个人都有其小时候的回忆,而这道上海本帮红烧肉就是我小时候最美好的回忆,也是外婆对于我的爱,现在我已经可以给外婆做这道菜吃了,肥而不腻,入口即化,还是小时候怀念的外婆的味道。而你小时候的回忆是什么菜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