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小长假来徐州品当地特产,这些美食背后

白癜风平安医院 http://hy.stock.cnfol.com/bankuaijujiao/20191018/27733562.shtml
徐州夜景

徐州古称彭城,坐落于现今江苏省西北角,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由于周边水系发达,交通便利因此南北交汇在此地诞生了诸多好吃的特产。现今京广线陇海线在此地交汇,陆路交通也十分方便,元旦小长假不妨去徐州尝尝当地特色美食。

徐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自然人文气息浓厚,食客们在茶足饭饱之余不妨也多了解一下这些美食背后有趣的历史故事,以为谈资。

小孩酥

小孩酥

楚汉时期彭城是西楚国的首都。相传虞姬甚得霸王项羽的宠爱,她喜爱甜食,霸王为博得红颜一笑,派人四处寻找。一日偶遇金氏老汉,老汉奉送一物,此物入口即酥,甜而不腻,虞姬吃后开怀大笑,赞不绝口,后来此物为“贡糖”,也就是今天的“小孩酥”。

其实小孩酥起源于清朝乾隆年间,是徐州地方传统名点,其特点是“香、酥、甜”三性具备,附会霸王虞姬的故事也许是当年用于宣传小孩酥的“广告词”。

除了小孩酥徐州还有另外一种酥糖,和大文豪苏轼有关。

徐州桂花酥糖

桂花酥糖

北宋年间,苏东坡时任徐州知州。当时黄河流经徐州,有一年七八月间黄河上游决口,洪水直抵徐州城下。苏东坡率领军民日夜防洪,然而形势十分危急,眼看黄河洪水漫漫越涨越高,就要漫过城墙。民间纷纷传言,只有一位年轻貌美的女子跳进黄河,大水才会退去。苏东坡十三岁的女儿苏姑闻讯后,焚香祷告:“只要能拯救徐州老百姓,她情愿舍身抗洪”祷毕便从城墙上纵身跳入水中,人们顺水打捞直到徐州城东南的下洪,才发现苏姑穿的红鞋漂浮上来,苏姑事迹感动了徐州的军民,他们日夜抢险防守,终于保全了徐州城。

为了纪念苏姑,当地人民建起了黄楼庙,塑了苏姑像祭祀。从前每年正月十六日为庙会。赶会的人们会购买“白麻桂花酥糖”来祭祀苏姑。“酥糖”者,“苏糖”也,这难道只是名字上的巧合吗?不信打开一包酥糖看看,每块酥糖的长宽高的形状和古代城墙砖是多么相似啊!

除了桂花酥糖还有一种美食和苏东坡有关,这就是东坡肉。

东坡肉

东坡肉

东坡肉的原型是徐州回赠肉,为徐州“东坡四珍”之一。其余“四珍”分别为金蟾戏珠、醉青虾和五关鸡,其实当地人不太常吃后面三样,但是东坡肉倒是经常在饭桌上见到。

东坡肉的来源也是和黄河防水有关。徐州在苏轼的带领下经过几十个日夜的奋战终于从洪水中脱险,全城百姓无不欢欣鼓舞,他们为感谢苏轼,纷纷杀猪宰羊,担酒携菜上府慰劳。苏轼推辞不掉,收下后亲自指点家人制成红烧肉,又回赠给参加抗洪的百姓。百姓食后,都觉得此肉肥而不腻、酥香味美,一致称他为“回赠肉”。此后,“回赠肉”就在徐州一带流传,并成徐州传统名菜。

元丰三年(公元年)二月一日,苏轼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他自己开荒种地,便把此地号称“东坡居士”。这就是“苏东坡”的由来。在黄州期间,他亲自动手烹饪红烧肉并将经验写入《食猪肉诗》中。宋哲宗元祐四年(年)一月三日,苏轼再次杭州任知州,遇到水患。苏轼组织民力筑堤建桥,使西湖旧貌变新颜。杭州的老百姓很感谢苏轼,听说他在徐州、黄州时最喜欢吃猪肉,于是到过年的时候,大家就抬猪担酒来给他拜年。苏轼收到后,便指点家人将肉切成方块,烧得红酥酥的,然后分送给参加疏浚西湖的民工们吃,大家吃后无不称奇,把他送来的肉都亲切地称为“东坡肉”。追本穷源,苏轼的这种红烧肉最早在徐州的创制,在黄州时得到进一步提高,在杭州时闻名全国。

苏轼画像

还有一个甜点和苏东坡有关,就是蜜三刀。

蜜三刀

蜜三刀

据说还是在苏东坡任徐州知州时,常与云龙山上的隐士张山人饮酒。一天苏东坡与张山人在放鹤亭上饮酒赋诗,酒酣之时,苏东坡抽出一把新得宝刀,在饮鹤泉井栏旁的青石上试刀,连砍三刀,在大青石上留下一道深深的刀痕,看到宝刀削铁如泥,苏轼十分高兴。正在这时,侍从送来茶食糕点,有一种新作的蜜制糕点十分可口,只是尚无名称,众友人请苏东坡为点心起名,他见这种糕点油润金黄,表面上亦有浮切的三痕,随口答曰“蜜三刀是也”。

后来“蜜三刀”名噪一时,徐州城里的茶食店,糕点坊争相制作。传说乾隆皇帝吃过蜜三刀后,“龙颜大悦”御笔手书“徐州一绝,钦定贡品”。

说完了苏东坡我们再来说和汉高祖刘邦有关的故事和美食。

鼋汁狗肉

鼋汁狗肉

相传樊哙起初以卖狗肉为生,远近闻名。刘邦常常来樊哙这里吃霸王餐,时间一长樊哙就躲着刘邦,过河到山东那边去卖狗肉。刘邦得到一个通灵的鼋帮助天天渡河去找樊哙,继续吃霸王餐。樊哙多搭了路费还摆脱不了刘邦于是十分气愤,找到这只鼋杀了它然后将它和狗肉一起煮,没想到这么一来狗肉更加鲜美异常,常常被一抢而空,于是就诞生了鼋汁狗肉。

刘邦没有了鼋帮忙渡河,吃不到狗肉十分不爽,于是就没收了樊哙的刀,没有刀看你怎么切肉。樊哙没了刀就用手撕狗肉,所以今天你到徐州沛县来,每家店铺都是手撕狗肉,不用刀切。

历史上还有一个姓刘之人也留下美食故事,这就是南朝刘宋武帝刘裕。

龙门鱼

龙门鱼

相传“龙门鱼”一菜始于彭城人刘裕。刘裕幼年入学时,其父设家宴庆贺,做了四道菜,一是清炖鸡,取百事吉利之意;二是红烧肉,取肉味醇厚,希望他为人忠厚;三是烩蛋,菜色金黄,望其事业辉煌;四是红烧鲤鱼,冀其富贵有余。总体意思是希望刘裕能像越过龙门的鲤鱼,通达富贵。刘裕听后说,何不现在就让鲤鱼跳过龙门?随即将红烧肉块枕在鱼头下,把鸡块垫在鱼尾下,鱼的头尾就翘起来,再将烩蛋浇在鱼身上,然后说,这鲤鱼不是已经跃过龙门到了金色的云彩中了吗?在座宾客闻之大为称赞。刘裕做了皇帝后,率军来到彭城,回忆往事,踌躇满志,命厨师按他的意思将四道菜做成一道大菜,取名“龙门鱼”,用来祭祀先人。

说了这么多美食,有鱼有肉有甜点,您是不是食欲大动了呢?其实来到徐州就会发现,好吃的东西还有很多,而其中蕴含的历史故事更是有趣,有时间再给大家介绍。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gyijk.com/afhzp/5514.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0029241号-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