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种美食,叫妈妈的味道。许久未吃,就格外想念。
那是种只有妈妈烧的饭菜,才有的妈妈味道,在外面哪里也尝不到。
五一假期来临,很多人从外地回家。我想除了看望父母给父母多一些陪伴,还有就是为了吃上妈妈做的饭菜,以解心中馋了好久的味道。
那,我也不例外。
我馋了好久想念了好久的味道,是妈妈烧的山粉圆子。是用红薯粉跟新鲜猪肉做出来的一道菜。也是属于我们当地的一个特色美食。
在我们那,这道菜是招待亲朋好友宾客的大菜,凡是家里来了客人,必会烧这道菜。
我记得上次吃的时候还是过年的时候。出门在外,几个月没吃,是真的馋了好久。
可算是等到五一小长假了,就为了吃上一口妈妈做的山粉圆子。
用柴火锅烧出来的山粉圆子格外香。每次回去,妈妈都会提前买好新鲜的猪肉。现做现吃。
妈妈在切肉的时候,我就已经很自觉的坐到灶台下准备点火。
火用松树针点着,然后放两根大木柴进去,木柴燃烧起来,锅烧热起来,妈妈肉也就切好了。
切好的肉先把肥肉放进锅里,炼出油。然后接着放瘦肉进去翻炒。
妈妈在翻炒的时候我就会帮妈妈切点生姜拍点大蒜,搞好丢到锅里。
我们配合的很默契,这是我们一如既往的默契。只要跟妈妈在一起做饭。我就会知道下一步该做什么。
等妈妈放酱油的时候,我就去楼上的储物间,装红薯粉的桶里舀几大碗粉。每次都很贪心的多弄些粉。
就想一次吃个够。
红薯粉是妈妈自己种的红薯,然后自己洗的粉。每年妈妈都会给我装上一大袋,让我带到外面吃。但我做出来的山粉圆子,永远感觉没有妈妈做的美味。
拿着准备好的红薯粉,要开始和粉了。
妈妈用刚烧开的水一边倒一边用筷子快速搅拌。粉在开水的作用下,瞬间膨胀起来,由白色变成有点透明的粉团。
接下来就是做圆子了。
只见锅里的肉都被汤淹没住,咕噜咕噜的在锅里翻滚。
妈妈就拿一个碗装上冷水,然后用手沾点水,快速的揪下一小团粉,在手里稍微按压一下,然后放到肉上面。动作很连贯娴熟,一气呵成。
直到满满一锅,我就很知足的跑到灶台下面继续烧火,耐心的等待着美味的出炉。
灶里的柴火烧的差不多的时候,妈妈就嘱咐我别再添柴了,就用剩余的火慢慢焖。
等灶里的火见不到火星了,锅里的美味也就好了。
掀开锅盖,撒上一点小葱花,红烧肉里夹着山粉圆子的香气,迎面扑来。
小时候走到谁家门口,闻到这股味道就知道谁家在烧山粉圆子。
香味透过窗户飘到外面,那时候闻到这种味道,馋的流口水。回到家便会让妈妈也给我做。
烧好的山粉圆子直接就放锅里不盛起来。妈妈就会给我拿一个很大的碗,盛了满满一碗的山粉圆子加肉。让我直接当饭吃,吃完了再盛一碗。
颜色油亮Q弹的圆子,吃在嘴里,美在心上,别提有多满足了。
吃到吃不下吃撑了为止。
因为有了自己的家庭后,回家的时候很少,陪伴妈妈的时间也变少了。吃上一次很不容易。所以我很珍惜每次回来妈妈给我做的山粉圆子。
这是道我从小到大最爱吃的一道菜。以至于我到什么年龄,我都会爱。
我想,这就是妈妈做的天下独一无二的味道。没有哪个大厨可以替代做出这种味道。这个味道隔断时间没闻到,就成了魂牵梦绕的想念。
愿时光慢点,再慢点。妈妈在,妈妈的味道才在。
安庆地方特色美食——山粉圆子